净宗法师-每一则感应事迹,都可以说是一尊化佛!
发布时间:2019-11-06 09:58:00作者:华严经在线网
净宗法师:每一则感应事迹,都可以说是一尊化佛! 一个宗派,理论再如何的圆满高妙,如果缺少事证,终究没有生命力。 自古以来,读诵《法华》尤其《普门品》十分盛行,然多数非理解智者大师《法华玄义》之妙理,而因感应之灵妙流行。四大佛山之形成,也多赖感应之显著。若非感应而摄广大众生,恐信仰的佛教在中国不存矣。 净土法门,指方立相,于事理二门中属事相门,于普摄三根中以下劣凡夫为本位,故种种念佛感应之事证,更显重要。 古今所载感应,似阿弥陀佛功德利益仅局于往生,而种种现世利益则多由观音、地藏、药师所掌,即使往生一门也非专念阿弥陀佛,又被诸佛菩萨、经、咒所分。如此事迹之流传与善导大师之专念弥陀思想,可说事理分张,全然二辙,此种局面若无引导,如何能突出念佛之广大利益,而令众生安心于念佛一门。故专修念佛之感应录为必不可少,而其事例必然含盖往生及种种现世利益。 往生一类自不必说,现世利益类之价值,不仅能摄引广大初机,为种善根,实际上对专修念佛也有很大的助益。 凡佛法之弘传,无有善根者令种,此则多为现世利益类;已种善根者令增长,此则由现世利益转而愿求往生;已增长者令成熟,此则由杂归专;成熟者令度脱,此则专念必生净土。 如农人种田,收成的同时还要播种,没有只收不种者。今时所劝信念佛往生者,皆过去诸佛菩萨所播之种,今时成熟;今时信种种念佛现世利益者,或有转入求往生者,即使现世未能皆转为求往生,也种下未来得度因缘。若漠视现世利益,则久久之后,纵佛菩萨再来也无人可度至西方,因未结缘之故。故知,念佛现世利益类,正是阿弥陀佛第二十愿以名号与众生结缘,必使系念果遂的慈悲。 感应事迹,前提是真实可信,以文笔精简者为佳。一则感应事迹,如同一尊佛像,虽有做工精粗之别,但总之还是佛像。念佛感应事迹,不可仅视为凡夫所述之故事,如同佛像不可仅视为手工作品一样,其中“南无阿弥陀佛”才是真实的生命。所以一则念佛感应,便是一尊化佛,是活的佛。既是佛,佛自己会鉴机,会说话,会度众生。若此感应真实不虚,则是真佛,不是假佛,不必过虑佛会误导众生。即便是现世利益类,所念之南无阿弥陀佛仍然是救度往生之佛,而非仅佑现世之佛,决不会增加众生唯求现世利益之执著。且何等众生,过去于佛所种何善根,今生当闻当遇何种法门,见闻何等经论、感应,实属不可思议、不可思议,唯佛知之,唯众生之心自然趋向之。于此不可思议中,我们所能做的只有二点:一、这是真实的念佛感应。二、将此清楚地表达出来。其余则交给阿弥陀佛与众生灵妙之心。所以编者所要甄别者:首先是事迹真实可信,明显,不致于可这样解释,也可那样解释者,为佳。其次则是文笔处理,精简直到者为佳。 众生根性各有不同,重理性,知识分子,多注重于教理,不太重视感应事例;重感性,文化程度浅者,多注重于感应,而对教理少兴趣。前者影响力大而人数少,后者影响力小而人数众。若从信仰的角度,二类人彼此彼此,难说上下,不过一者偏理,一者偏事而已。皆是弥陀救度的对象。故弘法须二者兼顾,理事并显为得宜。但求说理有据,说事可征,自然各得其宜,其余过虑不如不虑,因过虑难免人为,不虑自显天真。 弘愿寺之弘法布教,以教理宣导为主,辅之以各类感应实证,理事并显。感应类,以往生净土为主,现世利益为助;总以上人所写感应录序言为教理上的引导,别则各各事例或加以按语。 附答佛恩居士: 念佛时看见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,虽能启发信心,但也可能误导莲友追求见佛、见光,现在各地小组有这种情况。是否删节? 答:主要是看感应事迹本身之价值。若如所说,怕误导莲友追求见佛、见光即删之,则古往今来此类事例多多,经中盛说念佛见佛见光之事,是否一律删之。否则仅删此一例,其在别处见之,也受误导。故知,若所记如实,符合教理,则只有增信之益,断无诱误之说,所言误者,乃误者自误耳。既误者自误,虽千万防范,亦防不胜防,何必费此心思。又此类人,如其误在普通鬼神,不如误在佛菩萨,为种善根,毕竟度脱。何况佛菩萨有不思议悲智,应以何身得度者,即现何身而为说法,或有看似有误而实以此度脱彼等,我等凡夫岂能定断某人一定受误不受误。还是看是否合于教理而已。 又,念佛之人愿求见佛见光,乃属正常,本身并非有误。所言误者,或涵养不够,或知见不正,以燥妄心、邪慢心求之,或发致病招魔等事,则误。故知病根在知见与涵养,应病与药,当导正其知见,增益其涵养,仅以删节感应事例以为防误之举,可谓错下药方,因噎废食。 我们弘扬念佛,并非单一宣染感应,而有丰富之教理依据,其篇乃巨,亦是正途,但众生根性不一,故须理事并彰,以理导事,以事证理,是为允当。此是大端,若各人具体之状况,则具体对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