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严经在线网

曹操《观沧海》赏析: 眼观风波浩荡 胸怀日月运行

发布时间:2022-11-12 09:10:26作者:华严经在线网
曹操《观沧海》赏析: 眼观风波浩荡 胸怀日月运行 眼观风波浩荡 胸怀日月运行

郭 杰

观沧海 曹操

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

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

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

秋风萧瑟,洪波涌起。

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。

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。



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。

建安十二年(207)五月,曹操率军北上,征伐乌桓;九月获胜,班师南归。著名的《观沧海》一诗,就是他在归途中经过濒临渤海的碣石山时,留下的一篇写景抒怀之作。

曹操(155-220),字孟德,沛国谯郡(今安徽亳县)人,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、军事家、诗人。其子曹丕废汉称帝之后,追尊他为武帝。他重视农业生产,抑制豪强兼并,破格选拔人才,以雄厚的实力和超凡的胆魄,统一了中国北方,作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;不仅如此,他还搜罗文士,崇尚文学,“雅好诗书文籍,虽在军旅,手不释卷”(曹丕《典论·论文》),自己也擅长诗歌创作,以其热忱的倡导和精湛的作品,开创了建安文坛的一代新风。

据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所载,曹操“登高必赋,及造新诗,被之管弦,皆成乐章”.他的诗歌创作,内容较为广泛,既有反映汉末动乱社会现实的悲凉之句(如《蒿里行》、《苦寒行》等),也有抒发自己拯世济民怀抱的慷慨之语(如《短歌行》、《龟虽寿》等)。这些作品,虽然全都袭用乐府旧题,却表达了诗人深刻的思想和丰富的感情,风格苍劲雄浑,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。《观沧海》一诗,本系乐府歌辞《步出夏门行》的一章(前有艳曲,后有三章,分别为《冬十月》、《土不同》、《龟虽寿》),诗中通过高山大海的自然景物的描写,实现诗人内心的壮志豪情的抒发,不仅是曹操写景抒怀的代表作,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流传千古的名篇。

作为一篇完整的写景诗,《观沧海》具有观察外部世界的特定视角,全诗的景物描写,就是由这一特定视角展开观察、融主观情感于客观景物的艺术结晶。“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”诗篇的开头四句,首先点明了诗人所处的具体位置,即濒临渤海的碣石山,这正是他数月前出征乌桓时途经之地;而今大获全胜,班师归途又经此地,内心的欣喜之情自然是不难想见的。这就从感情上为全诗定出了基调。同时,由“碣石”而及“沧海”,也隐隐呈现出诗人登山临海、居高望远的特定视角:极目眺望,远处是一望无际的浩淼大海;脚下所登,则是雄奇挺拔、巍然峙立的碣石山。这样层次分明地绘“水”描“山”,交相辉映,也从写法上为全诗定出了基调。

“树木丛生,百草丰茂。秋风萧瑟,洪波涌起。”诗篇的中间四句,则分别上承“山”、“水”二字,进一步展开了生动传神的景物描写。如果说前面的“山岛竦峙”一句,着重写山势的险峻巍峨,那么这里的“树木”二句,则细致刻画了在起伏陡峭的山峦上成长起来的深林密草,从而使“山”显出了勃勃生机;如果说前面的“水何澹澹”一句,着重写海面的辽阔浩瀚,那么这里的“秋风”二句,则具体描绘了随着一阵阵萧瑟的秋风而涌腾翻卷的层层波涛,从而使“海”显出了无穷的活力。这种上承前文内容、分别展开描绘(或论述)的写法,在修辞学上被称为“交叉连理”,一般来说,它能使作品在两种思路的相互补充或对比中,更加丰富饱满起来。本篇中运用这种写法,是由诗人登山临海、居高望远的特定视角所决定的,它使得诗篇中所描绘的景物,不囿于某个细微的局部,而呈现出广阔的格局和恢宏的气象,这与诗人曹操的开朗胸怀和豪迈胆魄,恰是完全契合一致的。

“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。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。”诗篇的后面四句,从前文中“山”、“水”分写,转而展开对“水”的全力描写。这其实不难理解。诗人既然选取了登山临海、居高望远的特定视角,那么在由“山”及“水”,分层展开生动的描绘,写出山势高峻、海水汹涌的壮美景象之后,理当更加偏向于海景,把重点落在“水”上。这既是诗篇特定的艺术视角的必然结果,也是它所袭用的乐府旧题《观沧海》的题中应有之义。但是,这里值得提到的是,诗人并没有泛写海涛起伏的常见景象,以致落入俗套,而是着眼于大海之“大”,通过奇丽的联想,极写其浩淼无垠的壮美景象,揭示其吐纳万象的主要特点。天空中运行不已的“日月”,夜幕上光辉灿烂的“星汉”(即银河),是古人所能观察到的至高无上、极大无比的天象,也是与许多瑰玮谲怪的神话传说紧密相连的天象,每当黎明或傍晚,它们从东方升起,缓缓移动着,又朝西方落下。在诗人看来,“日月”和“星汉”,仿佛每天都出现于大海之中,是大海容纳了它们,又是大海涌腾出它们。既然如此,那么大海的浩淼、辽阔、神秘、壮丽,又怎么能够用语言来形容呢?这四句中,诗人连用两个“若”(仿佛)字,语气在虚实之间,令人更增添憧憬之情。

“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。”诗篇的最后两句,属于合乐时所加的套语,每章皆有,与正文的内容并无直接关系。

总起来看,《观沧海》一诗,虽然通篇写景,堪称为古来描写自然风光的佳作,却又处处透露出诗人豪迈的气概和广阔的胸怀,具有明显的咏怀特征。它在生动描绘出山岛深秋景象的同时,深刻地蕴含着一种开朗乐观、奋发昂扬的精神风貌,寄寓着诗人比大海更加宽阔的胸怀,从而将主观情志与客观物象融为一体,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、主客统一的境界,不仅给人以审美的陶冶,也给人以情志的激发。这首诗上承《诗经》古老的四言诗体,而在句式、语汇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;代表着一种独特的风格,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它以其苍劲的格调,雄浑的气势,独到的描写,深沉的寓托,成为脍炙人口、千古传诵的名篇,乃是非常自然的。

冬十月

孟冬十月,北风徘徊,天气肃清,繁霜霏霏。鸡晨鸣,鸿雁南飞。鸷鸟潜藏,熊罴窟栖。钱停置,农收积场。逆旅整设,以通商贾。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。

土不同

乡土不同,河朔隆寒。流澌浮漂,舟船行难。锥不入地,苇籁深奥。水竭不流,冰坚可蹈。士隐老贫,勇侠轻非。心常叹怨,戚戚多悲。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。

龟虽寿

神龟虽寿,犹有竟时。腾蛇乘雾,终为土灰。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。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。盈缩之期,不但在天。养怡之福,可得永年。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。

(《曹操集·步出夏门行》)名作赏析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华严经全文

  • 华严经讲解

  • 华严经唱诵

版权所有:华严经在线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