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严经在线网

大方广佛华严经译文(卷三十八)

发布时间:2019-05-06 16:39:19作者:华严经在线网


“他又了知各种理解的软、中、上之差别相,了知各种种性的软、中、上之差别相,了解各种欣乐欲想的软、中、上之差别相。约略地说,菩萨甚至了知八万四千种理解、种性、乐欲之相。

“他又了知随眠烦恼的各种差别相。也就是与微细难知的心共生之相,与现起可知的心共生之相,与心念相应或不相应的差别之相,永久相随共行之相,无始以来不拔除之相,与一切禅定、解脱、三昧、三摩钵底、神通相违背之相,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等三界相互连续受生系缚之相,使无边心念相续现起之相,开启十二处门而随逐之相,坚固实在而难以调治之相,在九地成就或不成就之相,只有以无分别智、出世间圣道才得以拔出之相。

“他又了知受生的各种差别相。也就是随顺业力受生之相,六趣受生有种种差别之相,有色界与无色界受生的有种种差别之相,有想天与无想天受生的种种差别之相,以业力为田、以爱执的水滋润、以无明黑暗覆盖、以心识为种子而出生的生命相续存有的苗芽之相,精神的名与肉体的色同时生起不相舍离之相,愚痴、爱染与希求相续存有之相,由五欲的感受、五欲的出生引发无始以来的乐着之相,自以为出离三界的贪求之相。

“他了知习气的各种差别相。也就是善恶之业因与今之现果同起行与不同起行之相,随着所生趣的六道熏染习气之相,随众生所行而熏染的习气之相,随着业力烦恼熏染的习气之相,善业、不善业、无记等熏染的习气之相,随着今生本有到来生后有所熏染的习气之相,依循次第所熏染的习气之相,不断烦恼而修行远离出世行仍不舍弃的熏染习气之相,修学实际佛法或非实际外道法的熏染习气之相,得以见闻及亲近声闻、独觉、菩萨、如来的熏染习气之相。

“他又了知众生的正定、邪定、不定的差别相。也就是正见的正定之相,邪见的邪定之相,正见、邪见二者都有的不定之相,违逆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五根的邪定之相,信、进、念、定、慧五根的正定之相,五逆、五根二者都有的不定之相,八邪的邪定之相,正性的正定之相,更不造作八邪、正性二者且都舍离的不定之相,深深染着邪法的邪定之相,学习八圣道的正定之相,邪法、圣道二者都舍离不修习的不定之相。

“佛子啊!菩萨随顺如此的智慧,称名为安住在善慧地。菩萨安住在此地之后,能了解众生所有的业行差别相,而教化、调伏、解脱众生。

“佛子啊!这位菩萨善于演说声闻乘法门、独觉乘法门、菩萨乘法门、如来境地法门。凡是他经过的地方,智慧也随行而至,因此他能够随顺着众生的根器、本性、欲乐、理解,施行一切差异的教化,来面对不同生趣的众生。菩萨也能随着受胎出生,示现烦恼、随眠、缠缚以及所有业力习气,为众生说法,使众生信心解悟,增益众生的智慧,使众生从各各安住的法乘中解脱。

“佛子啊!菩萨安住在善慧地时,作大法师,具足法师的行持,又善于守护如来的法来宝藏,因此能以无量的善巧智慧,生起四种无碍的辩才,用菩萨的言语文辞演说佛法。这位菩萨时常随顺四无碍智演说佛法,不曾一刻舍离。什么是四无碍智呢?就是对于诸法与障碍的智慧、对于义理无障碍的智慧、文辞无障碍的智慧、欣乐演说无障碍的智慧。

“这位菩萨能以诸法无碍的智慧,了知诸法的自身之相;能以义理无碍的智慧,了知诸法相互差别之相;能以文辞无碍的智慧,正确宣说法义;能以欣乐演说无碍的智慧,不断演说佛法。

“又,他以诸法无碍的智慧,能了知诸法本身的体性;以义理无碍的智慧,能了知诸法的生起与消灭;以文辞无碍的智慧,能安立一切诸法而不断演说;以欣乐演说无碍的智慧,能随所安立的假名,不可败坏且无边际地宣说。

“又,他以诸法无碍的智慧,了知现在诸法的差别相;以义理无碍的智慧,了知过去及未来诸法的差别相;以文辞无碍的智慧,对于过去、未来、现在诸法都没有错误的谬说;以欣乐演说无碍的智慧,了知并宣说每一个世界无边光明的佛法。

“又,他能以诸法无碍的智慧,了知诸法的相互差别;以义理无碍的智慧,了知义理的相互差别;以文辞无碍的智慧,随顺众生的言语音声而宣说;以欣乐演说无碍的智慧,随着众生心所欣乐而演说。

“又,诸法无碍的智慧,是用佛法的智慧,了知差别相的不相异之处;义理无碍的智慧,是用比较类推的比量智慧,了知差别相的如实之理;文辞无碍的智慧,是用世间的智慧差别演说;欣乐演说无碍的智慧,是用第一义的智慧善巧演说。

“又,他以诸法无碍的智慧,了知诸法一相且不可败坏;以义理无碍的智慧,了知五蕴、十八界、十二入处、四圣谛、十二缘起而生起善巧;以文辞无碍的智慧,运用世间易于了解的美妙音声演说佛法;以欣乐演说无碍的智慧,宣说更为殊胜的无边光明佛法。

“又,他能以诸法无碍的智慧,了知一法乘的平等体性;能以义理无碍的智慧,了知诸法乘相互差别的体性;能以文辞无碍的智慧,演说一切法乘无有差别;能以欣乐演说无碍的智慧,演说每一法乘的无量无边行法。

“又,他以诸法无碍的智慧,能了知一切菩萨行、智慧之行、方便法行,依智慧随修随证;以义理无碍的智慧,能了知十地中各地的义理差别;以文辞无碍的智慧,能演说十地的无差别相;以欣乐演说无碍的智慧,能演说每一地无边的修行相状。

“又,他以诸法无碍的智慧,了知一切诸佛如来能在一念之间成就正觉;以义理无碍的智慧,了知各种时劫、各种处所等等的差别相;以文辞无碍的智慧,演说成就正觉的差别相;以欣乐演说无碍的智慧,对于每一句法义,能够以无量的时劫不断演说。

“又,他能以诸法无碍的智慧,了知一切诸佛如来的言语、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十八不共佛法,本着大慈大悲,发挥无碍的辩才,善巧方便地转动法轮,而证得一切智智;能以义理无碍的智慧,了知如来随顺八万四千种众生的心意、行为、根器、信解以及相互差别的音声;能以文辞无碍的智慧,随顺众生的行为差异,用如来的音声各别演说;能欣乐演说无障碍的智慧,随着众生的信解,以如来智慧的清净行愿圆满演说。

“佛子啊!菩萨安住在第九地,证得如此善巧无障碍的智慧,证得如来微妙的法藏,可以作为大法师。他又证得义陀罗尼法门、法陀罗尼法门、智慧陀罗尼法门、光明照耀陀罗尼法门、善巧智慧陀罗尼法门、诸多财宝陀罗尼法门、威德陀罗尼法门、无障碍门陀罗尼法门、无边际陀罗尼法门、各种义理陀罗尼法门,如此等等百万个阿僧祇陀罗尼法门都证得圆满,而以百万阿僧祇善巧的音声辩才法门演说佛法。

“当这位菩萨证得如此百万阿僧祇的陀罗尼法门之后,在无量的佛陀处所,在每一位佛陀面前,都能完全以如此百万阿僧祇的陀罗尼法门听闻正法,听闻之后并牢记心头,然后再以无量的差别法门为他人演说。

“这位菩萨刚刚见到佛陀的时候,以头顶礼敬拜佛陀,即马上证得无量的法门;在此处证得的法门,都不是那些依凭听闻受持的大声闻乘者,在百千个时劫所能够领受的。

“这位菩萨证得如此的陀罗尼法门、如此的无碍智慧,就在法座上结跏趺演说佛法;能随着大千世界众生心之所乐的种种不同而演说。他的成就除了诸佛以及十地的受职位菩萨,其余在法会中诸大菩萨的威德光明,都不能与之相比。

“这位菩萨端坐法座时,若想以一种音声演说佛法,使所有大众都能得以明了,就能马上使他们得以明了;有时想以各种声音,使所有大众都得以开悟;有时想在心中放出大光明演说法门;有时想使自己身上的每一个毛孔都能演说佛法的音声;有时甚至想使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一切有形与无形的生识,都能演说妙法言音;有时想发出一种言音,周遍布满整个法界,使众生都能了解;有时想将一切言语音声都作为佛法的音声,恒常安住而不灭绝;有时想使一切世界的箫、笛、钟、鼓及以歌唱赞咏,一切的乐声都能演说佛法;有时想在一字当中,完全具足一切法之文句、言语、音声的差别;有时想使不可说无量世界中地、水、火、风四大聚所有的微尘,每一微尘都能演说不可说的法门。菩萨想到的这些事,一切都能随心所欲地实现。

“佛子啊!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中的众生都来到菩萨面前,每一个众生都以无量的言语音声请问难题,每一个人所问的难题都各不同;菩萨在一念之间,就能完全领会他们的问题,而以一种音声普遍解释,使众生随着心之所乐,各各欢喜。如此,乃至于不可说世界的所有众生,在一刹那之间,每一个众生都以无量的音声言语来请问难题,每一个众生所问的难题都各不相同;菩萨在一念之间,就能完全领会他们的问题,并且也以一种音声普遍解释,使每一个众生随着心之所乐而心生欢喜。乃至于遍满不可说不可说世界的所有众生,菩萨都能够随着众生的心之所乐、随着众生的根器及解悟,为众生宣说法门。他承受佛陀的威神力广作佛事,普遍成为一切众生依止怙念的师表。

“佛子啊!这位菩萨又更加精进,成就智慧的光明。假使一毛端上有不可说世界微尘数的佛陀法会,每一个法会中有不可说世界微尘数的众生,每一个众生有不可说世界微尘数的心性欲想;那么,法会中的诸佛会随顺众生的心性欲想,各别给予适当的法门。就如同在一毛端上的情况,一切法界中也都是如此。以上诸佛所演说的无量法门,菩萨在每一念当中都能够领会,从不忘失。

“佛子啊!菩萨安住在这个第九地时,不管白天或晚上,都一心精勤修行,没有别的杂念;因为他一心只想证入佛陀的境界亲近如来,证入诸菩萨甚深的解脱境界,希望常在三昧之中见到诸佛,未曾一刻舍离。因此他在每一个时劫,都能够见到无量的佛陀、无量的百位佛陀、无量的千位佛陀,乃至于无量的百千亿那由他位佛陀,并且恭敬尊重,承事供养。他因为向诸佛请教各种难题,而能证得说法陀罗尼法门,使所有善根变得更为光明清净。

“就譬如善巧的金师用真金来作宝冠,转轮圣王以这个宝冠庄严自身;四天下一切的小王及所有臣民再怎么庄严的器具,也无法与这个宝冠相比。这个第九地菩萨的善根也是如此,一切的声闻、辟支佛以及下地菩萨的所有善根,都无法与之相比。

“佛子啊!就譬如二千世界的主宰——大梵天王,从他身上所放出的光明,二千世界当中再幽远的地方,也都照耀得到而能够去除黑暗。这个第九地菩萨的所有善根也是如此,能够放出光明,照映众生的心,灭除所有的烦恼黑暗。

“这位菩萨在十波罗蜜法门中,以力波罗蜜法门最为殊胜;其余的波罗蜜法门并非不修,只是随着心力、随着因缘来修。

“佛子啊!这只是约略地说菩萨摩诃萨的第九地——善慧地;如果要更仔细地说,即使用无量的时劫,也说不完。

“佛子啊!菩萨摩诃萨安住在这个境地时,多作二千世界的主宰一大梵天王,他善于治理政事,能饶益众生,神通自在,能为一切声闻、缘觉及诸菩萨分别演说波罗蜜行愿;能随顺众生的心念,所有的难题都问不倒他。他实践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,如此一切所作的善业,都不离念佛,乃至于不离念一切种智、一切智智。他又想着:‘我应当在一切众生当中,作为上首,作为最殊胜者,乃至于作为一切智智所依止者。’

“这位菩萨如果发起精进心,在一念之间,就能证得百万阿僧祇佛国刹土微尘数的禅定三昧,乃至于示现百万阿僧祇佛国刹土微尘数的菩萨作为眷属。如果菩萨以殊胜的愿力自在示现时,更超过这个数目,甚至以百千亿那由他的时劫来计算,也不能数知。”

这时,金刚藏菩萨想要复述刚才所讲的义理,就宣说以下的偈颂:

无量智力善巧观察,最上微妙世间难知,

普入如来诸秘密处,利益众生入于九地。

总持三昧皆得自在,获大神通入众刹土,

力智无畏不共胜法,愿力悲心入于九地。

往于此地总持法藏,了吾不吾及与无记,

有漏无漏世出世间,思不思议悉皆善知。

若法决定与不决定,三乘所作悉皆观察,

有为无为诸行差别,如是而知入于世间。

若欲了知诸众生心,则能以智如实了知,

种种速转坏与非坏,无质无边等诸众相。

烦恼无边恒与共伴,眠起一义相续诸趣,

业性种种各有差别,因坏果集皆能了知。

诸根种种下中上品,先后际等无量差别,

解性乐欲亦复皆然,八万四千靡不了知。

众生惑见恒随缠缚,无始稠林未能除翦,

与志共俱心意并生,常相羁系不能断绝。

但唯妄想非有实物,不离于心无有处所,

禅定境排仍有退转,金刚道灭方毕究竟。

六趣受生各各差别,业田爱润无明盖覆,

识为种子名色为芽,三界无始恒转相续。

惑业心习生诸种趣,若离于此不复相生,

众生悉在三聚之中,或溺于见或行诸道。

住于此地善能观察,随其心乐及根器解,

悉以无碍妙说辩才,如其所应差别解说。

处于法座如师子吼,亦如牛王大宝山王,

又如龙王善布密云,霪甘露雨充满大海。

善知法性及深奥义,随顺言辞善能辩说,

总持百万阿僧祇义,譬如大海受诸众雨。

总持三昧普皆清净,能于一念普见多佛,

一一佛所皆闻妙法,复以妙音而为演畅。

若欲三千大千世界,教化一切诸群生众,

如云广布无有不及,随其根欲悉令欢喜。

毛端佛众亦无有数,众生心乐亦皆无极,

悉应其心与诸法门,一切法界悉皆如是。

菩萨勤加精进大力,复获功德转为增胜,

闻持尔所诸妙法门,如地能持一切善种。

十方无量诸类众生,咸来亲近大会中坐,

一念随心各各问难,一音普对悉皆充足。

住于此地乃为法王,随机诲诱无有厌倦,

日夜见佛未曾暂舍,入深寂灭智慧解脱。

供养诸佛胜善益明,如王顶上大妙宝冠,

复使众生烦恼灭尽,譬如梵王光明普照。

住此多作大梵天王,以三乘法教化众生,

所行善业普皆饶益,乃至当成一切智者。

一念所入诸三昧海,阿僧祇刹微尘数量,

见佛说法皆亦复然,愿力所作复过于此。

此是第九名善慧地,大智菩萨诸所行处,

甚深微妙难可值见,我为佛子今已宣说。

到这里就是《大方广华严经》译文第三十八卷的结尾了,想要继续了解的师兄可以看一看大方广佛华严经译文(卷三十九) ,其中对修行的帮助是很大的。

首页1234尾页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华严经全文

  • 华严经讲解

  • 华严经唱诵

版权所有:华严经在线网